新技术新工艺 自电解+生化模块化新技术(ME B) 在含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
含重金属废水排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可通过生态食物链,最终进入人类的食物中,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和食物安全。电镀、线路板、选矿、冶炼及颜料行业等生产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高,采用传统沉淀法净化处理存在以下问题:
(1)废水水质波动,加药量难以准确控制,产生滞后现象,难以稳定达标;
(2)随着电镀、线路板、选矿、冶炼、颜料及其他重金属工业技术发展,生产过程废水中添加剂、络合剂的品种、数量、浓度增加,传统沉淀法难以充分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完全沉淀分离,影响出水水质达标;
(3)沉淀法处理技术药剂用量大,运行成本高;
(4)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国家环保政策日益趋严,出水水质要求逐渐提高(重点保护地区及环保容纳能力减小的经济发达地区重金属排放标准由表2提高到表3),常规处理技术难以达标。
含重金属废水自电解(FCM-IV) +生化(BAF)技术特点
根据含重金属废水水质特点,结合我公司最新专利技术,经反复验证,开发出满足最新环保排放标准的自电解(FCM-Ⅳ) +生化(BAF)处理模块化组合技术(ME B) , 该技术可以同时去除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并且运行费用低。
(1)模块化设计,应用灵活,能满足不同含重金属废水处理,确保实现达标排放;
(2)在去除重金属污染的同时,对废水中络合剂、有机污染物可以有效去除,确保处理出水达到国家最新排放标准;
(3) 采用创新专利FCM-IV催化自电解材料(专利号:ZL 200910198628.6; 申请号:201410193720.4),利用置换反应原理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不溶于水的单质形态,同时将络合剂或其他有机物分子中官能团断链、降解,转换为无络合能力的小分子有机物,促进重金属离子释放,再经置换反应将废水中重金属彻底转化为不溶于水的单质形态,从废水中分离。
(4)针对含重金属废水有机污染物浓度低的特点,采用耐盐度能力强、出水水质好(满足表3新排放标准COD小于等于50mg/l的要求) 、处理效率高、稳定性好的BAF生化处理技术,确保出水有机污染物指标达到新排放标准。
(5) ME B组合技术药剂用量很小, 运行费用低;
(6) ME B组合技术采用滤池形式, 废水通过滤池过滤方式进行净化, 重金属去除效果更可靠、生化系统更稳定,达标率高;
(7) 废水经ME B组合技术处理后出水水质好, 满足最新环保要求,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在环保领域打好坚实的基础。
技术优势对比
工艺技术 |
传统处理技术 |
MEB技术 |
工艺原理 |
调PH,加药混凝沉淀,出水采用A-O工艺 |
微电解+BAF工艺
|
处理效果 |
加药滞后性导致重金属离子波动较大,影处理效果响后续生化系统活性,甚至导致微生物死亡
,出水水质不稳定,难以稳定达标 |
出水稳定,能达到表3标准 |
可操作性 |
稳定性差,控制较困难 |
稳定性好,可操作性强 |
络合剂对处理效果影响 |
大 |
小 |
难降解有机大分子对处理 |
大 |
小 |
盐分对处理效果影响 |
大 |
小 |
抗冲击负荷能力 |
差 |
强 |
达标率 |
低 |
高 |
系统占地 |
大 |
小 |
运行费用 |
较高 |
较低 |
|